关于食物的一切总能令人倍感幸福,好像吃已经变成了现代人高潮的另一种形式。
在吃货界,大家思考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:荷包蛋什么时候戳破才好吃?方便面里加美乃滋吃起来什么味道?怎么形容一道美食才不会露怯?以及直播吃饭是怎样的体验?等等……
本着「吃不简单」的理念。除了食物本身,黄油相机×食客系列还会分享更多饮食背后的文化,献给爱吃,懂吃的你。
第一期,让我们来聊一个有点高冷的话题——冰箱和食物储存的历史。
-
loading+ 关注
现代病之有事没事开冰箱
从80年代开始,冰箱就成了居家过日子少不了的大件电器。
据不科学调查,99%的人都曾经试过打开冰箱门再慢慢关上,就为了看它啥时候灭灯的。
-
loading+ 关注
不管下不下厨,都离不开冰箱。
渴了饿了开冰箱,嘴巴寂寞开冰箱,有事没事开冰箱……
当冰箱里有你惦记的好吃的,和精心选购的食材,好像在打开冰箱门的一瞬间,眼睛就饱了。
-
loading+ 关注
没冰箱的时候,人类怎么保藏食物
冰箱是现代产物,可万一不小心穿越了怎么办?
安心,我们的祖先不仅没有在夏天热死,还发明了各种代替冰箱的制冷保鲜方法。
天然冰——我们不生产冰,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
-
loading+ 关注
战国时期,古人就用上了青铜器或是木制的简易冰箱。在箱子内放入冬日里储藏的冰雪以达到制冷效果,都是上开盖,所以被称为冰「箱」。因此,后来作为舶来品的电冰箱也被称为箱而不是柜。
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,人只能靠天然冰来制冷,颇费人工。
硝石制冰——唐朝就有了夏天不吃冰会死星人
到了唐朝,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,可以用来制冰。宋朝便有大量的冷饮商贩,他们在冰里加上果汁、牛奶,被认为是现代冷饮的雏形。
地窖——普通人家冬储的容器
-
loading+ 关注
以前人们盖完房子,还要再挖一个地窖,主要用来储存大白菜、萝卜、土豆等蔬菜和粮食,好度过漫长的冬天。
加工食品——盐腌、糖渍、风干、酒泡
-
loading+ 关注
食物储存除了低温保鲜,还有风干熏制、腌渍等方式,泡菜、咸鱼、培根、腊肠都是经过二次加工的食材。
尽管如此,还是有诸多日常饮食的禁忌:“食而馁而肉败,不食。色恶不食。臭恶不食。祭肉不出三日;出三日,不食之矣。”到了现代,人们会把这些难题交给冰箱。
外婆家的电冰箱
19世纪30年代电冰箱被发明,美国通用电器推出了第一台家用电冰箱,通过冷藏和冷冻两种低温存储的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,维持着每样食物的最佳赏味期,全年无休。
记忆中外婆家的老式电冰箱是绿色的,存储空间也小,有时还会发出嗡嗡的噪声。隔一段时间,就要进行除霜,把冰箱内壁上的冻霜铲下来。
-
loading+ 关注
除了各种冰镇的冷饮,到了夏天,还可以批发一堆冰棍把冰箱堆得满满的。
-
loading+ 关注
后来电冰箱从上下两门到左右的双开门,再到多门。功能和外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-
loading+ 关注
你和你的冰箱,我都想了解
打开冰箱,这个人生活也会展现在眼前。美国摄影师马克·曼尔吉瓦(Mark Menjivar)花费4年时间拍摄了一组作品「You Are What You Eat」,展现了60个家庭的冰箱。
-
loading+ 关注
堆满面膜的应该是爱美的女生;空空如也的可能是奔波的上班族;过期食品太多,摆放又乱的人通常活得糙;一开门就有一股刺鼻味道的可能是不吃榴莲会死星人;有各种家人做的小菜和佐饭酱料代表这个人是有人照顾的……
-
loading+ 关注
-
loading+ 关注
-
loading+ 关注
打开一扇冰箱门,就可以看到他的生活状态。这也是《拜托了 冰箱》里最关键的环节,料理不重要,窥探一个人,尤其是明星私生活才是卖点。
-
loading+ 关注
在这个家里最冰冷的地方,住着什么样的居民呢?时不时也会有这样的好奇。
-
loading+ 关注
除了吃货的本能和无聊的好奇心,打开冰箱的时候,也是与孤独的内心在对话。没有感受过冰箱里空无一物时的绝望不足以谈人生。
-
loading+ 关注
你也有事没事开冰箱吗?快去首页参加「有事没事开冰箱」队形,上传你家冰箱的认证照吧。